首页
YES GO
有趣人类行动
有趣资讯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资讯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避型人格?

先做一个小测验!下面的描述,有多少符合您对爱情或婚姻状况的描述?
 

1、在分手之后,我的情绪很快平静下来,很奇怪自己能那么快的忘记一个人。

2、当我看见另一半伤心时,很难给予他感情支持。

3、在我看来,独立比恋爱更重要。

4、没有意愿与另一半分享内心感受。

5、我发觉自己很难完全依赖伴侣。

6、有时候,我会为自己的伴侣做些不知名的事情。

7、比起稳定的爱情,我更喜欢不负责任的性爱。

8、对方跟我过于亲密时,我就很不自在。

9、我的伴侣经常希望我更亲密些,但我不想这么亲密。

10、当我与伴侣分离的时候,我会思念;在一起的时候,我要逃离。

11、我不喜欢依赖别人。

12、要是发现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喜欢别人,我就放心了。这就是说,他不会对我发火。

13、假如我的另一半表现出一些冷漠,我会感到无助,甚至感到宽慰。

14、跟追求已久的追求者在一起后,我觉得一切都变得愉快了。
 

回避型依恋


若上述描述让您感到“请拿开我家安装的摄像机”,那么您可能属于“回避型依恋”,其中三个主要的依恋类型之一,大约占人群的10-15%。
 

名为避讳型依恋,源于心理学家安斯沃斯根据依恋理论设计出的奇异情景实验。从根本上来说,依恋理论认为,我们的孩子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交往模式会对我们后来的亲密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Answorth让一名18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妈妈单独呆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时,有一类婴儿不会哭,而妈妈回来时也表现得无动于衷,好像在回避与母亲的交流。
 

这意味着她们并非真的不在乎妈妈或是不想交流。避避型宝宝渴望互动,但由于母亲在之前没有给自己温暖的回应,所以转而抑制自己的欲望。躲避性的婴儿很可能长成逃避型成人,他们和养育子女的互动模式也会在亲密关系中重复,就像这次测试所描述的那样。可以这样看起来推开爱人的行为其实是由于无法忍受别人的依赖,因为别人总是让自己失望。
 

那是渴望爱和被爱,但不知道怎样去爱的结果。明知故犯的知情者和幼年不回应自己的父母亲不是一个人,但是仍然害怕他们会忽略自己,会轻易地抛弃自己。这种害怕与逃避,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爱人,进而引起自责和内疚。
 

它们通过回避情感交流来“化解”恐惧和失望,但随着感情的亲密与联系逐渐远离。面万花间,片叶未沾身,却不怎么潇洒。身为一名心理顾问,我非常感激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同的想法和经历。本人见过很多回避式的访问方式,随着谘询的深入,慢慢发现自己的矛盾与纠结:由开始坚定地说:“我觉得他/她太粘人了,很烦,也许改变一下关系就不烦了”,后来他意识到“我也许对其他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逃避当下感情中的矛盾,白月光也会变成米饭;
 

从开始坚定地说“我很享受一个人的自由状态”,到意识到“我不想被人照顾,而是从来没有被关心过,不知道事事有回应是那么温暖”;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不想与人太亲近,让别人知道我的一切”,有一天,他/她看到我的无助与恐惧,就会更加珍视我,而不会轻视自己的脆弱无能。
 

因此,你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避难所呢?

第一,我们的依赖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调查发现,每两三年我们的模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感情中的创伤也能通过观察自己无意识的行为方式来治愈。以上列举的三种典型的心路过程改变,就是希望回避型依恋的朋友通过这三种方式来认识自己。
 

而且,我们要在理解上迈出新的一步:认识到自己对亲密的渴望是多么渴望,承认有时候你会下意识地抑制这一欲望,承认有时候你需要依赖别人。
 

这样不但不丢脸,反而可爱极了!在自我理解中,希望你能看到自己在感情上是如何将爱人推开的,并且坦诚地向对方坦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表示歉意。相反地,如果我们爱上了一个避难型的人,如何才能和可爱而可恨的他们享受甜蜜的爱情?
 

以上分析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了解,这是相处的重要基础。在改善亲密关系的研讨会上,我也经常提到:你在感情中的声音能帮助决定这段关系的品质。
 

我们要教会别人如何更好地对待我们,通过向对方展示我们的喜好得到反馈,同时也要展示我们在设定界限时能够容忍什么。不能过分忍受或无效地交流。
 

所以,对于逃避型爱人,我们必须清楚地告诉对方:在平等的关系中,我们互相尊重,互相给予,互相尊重,互相尊重,互相给予,互相尊重,互相给予,尊重你有一定的空间,你满足了我约会陪伴的愿望;
 

与此同时,在相处中一起做一些事,如游泳爬山,他们被转移注意力时,更容易接近,不再若即若离;一旦你超出了底线,便潇洒离去。但愿能帮你认识逃避型情人,也能鼓励你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