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YES GO
有趣人类行动
有趣资讯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资讯

参加YES GO行动艺术表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YES GO的第三行动是艺术表达。

 

趴趴需要从暗黑舞蹈、即兴戏剧、小丑戏剧中选择一种剧种,并在两天一夜的时间内撰写剧本、排练,然后面向公众进行演出。

 

深圳营趴趴可贞选择的是小丑戏剧,演出结束后,他感叹:

 

“小丑是每个人内心的小孩,他在我们迎合社会的评判和标准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演小丑其实是在找回内心的那个小孩。“

 

其实,这也是我们希望艺术表达带来的:我们并不需要去学会一出戏剧,但是希望每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戏剧去重新直面内心,重新通过肢体去建立心灵的链接。

 

 

以下是她的分享

(公众号:之吃诗;ID:ouchic)

 

 

可贞(YES GO行动·深圳营|第10期 大趴)

职业:自由职业
故事:搞后期的老中医在山里“出家”的三十天
技能:从不同人身上看到彼此的链接,从光里看到黑暗,从黑暗里看到光

 

 

周末演了一场小丑剧。

 

昨天,小丑戏剧老师写了一番话,简单寥寥数语,透着极深的洞察和轻松心态。

 

图片
 
图片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看完,沉默着又倒回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截了个长图发圈,下决心写篇文章。
 
图片
 
在空投自己去做一只小丑之前,我从没想到这趟旅程如此出人意料。从见面开始就是大惊喜。
 
我们的小丑老师不是老师,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小丑。
 
他像疯帽子一样,帽顶有车车,背小黄鸭包包,穿花花的衣服彩彩的裤子,会用很高的可爱音调打招呼,聊天讲话的时候会走神去玩各种东西。一时间分不清楚那是戏还是人。
 
只知道那些在书上读到的,属于小丑的流动、快乐与更深刻的部分,在小丑老师身上活着。
 
图片
 
老师说他没想到我们这群人一开始就进入小丑状态。怎么说呢,从热身部分开始,大家就在满场乱飞。老师说一般只有小朋友才会这个样子。我想自己肯定是促成这个开头的中坚力量…
 
我早就有对小丑的预设,所以在一开头就刻意放飞自我,进入心流。大家还没开始热身,我就满场跑着熟悉场地气场。跟着一些本来就像小孩子一样的趴趴们乱玩,回过神来全场人已经玩得七倒八歪。
 
图片
 
但事实上,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内核是刻意控制着的。所以,我也会更多聚焦到大家所运用的头脑部分,能看到有人跟小孩子一样疯玩,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毫无理由地玩耍和欢笑。
 
在模仿搞笑的人时,我们会加上语言、设计情境。反之似乎在演自己时就缺乏了灵魂。
 
到设计剧情时,我也会刻意思考主题和我们的风格如何结合、笑点怎么融入剧情、甚至要安排好舞台走位甚至灯光效果。
 
图片
 
像老师说的那样,小丑有不同的风格。但是我相信表演小丑剧需要的,更多是运用肢体语言系统。当我们过度运用头脑,小丑就不见了。
 
“时间太多,时间又不够。”这是老师给我们复盘中很重要的一句话。时间太长,思维就占了主导,而再次切换到小丑状态又需要时间。
 
或许也是判断标准有差,或许我和大家是真的步调不一,对我而言,时间刚刚好。我用了两天才进入小丑状态,也就是说直到临上场前我才真正体悟到自己的小丑是谁,之后才第一次变成我的“小丑我”,真正演了一场小丑剧。
 
能找到那个“小丑我”就够了,所以说刚刚好。
 
图片
 
什么是“小丑我”?
 
这是我自创的概念,源于老师让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小丑?他给的答案不是定义性的,而是一个形象,Peter Pan,长不大的小孩。也只有10岁前的小孩才能看到。所以能看到Peter Pan的是小朋友,而不是无限思考的大人。
 
为什么小丑能让观众发笑?不是因为他们是带来快乐的人,而是因为他们就是快乐本身。
 
我们的“小丑我”,换个词或许该叫“内在小孩”。
 
图片
 
除去剧情和观众互动,再去看小丑这个角色本身,你会发现内核就是“玩”。
 
成为一个小丑的玩乐过程,也是我们疗愈内在小孩的过程。我们说要疗愈内在小孩,事实上这部分所受到最大的伤害就是没有被看见。内在感知被外在的评判和标准代替,久而久之就忘掉自己。所以在所谓疗愈之前,要先看到ta,然后让ta大胆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图片
 
在麦老师这次的小丑剧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玩。
 
怎么玩?
 
首先是找到自己的鼻子,找到自己的小丑。一个鼻子是一个意象。如果鼻子不是你喜欢的,小丑不是你创作的;如果,这短剧的故事不属于你,角色的情感与你无关;那这份意象就打动不了你,当然也打动不了其他人。
 
图片
 
我发现自己在热身的时候可以玩得很开心,找鼻子、编排剧本、创作小丑时,也开心,但是好像总差一点什么。
 
我们小组貌似也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以玩,但这是一个选择后的结果,而不是真正在玩。
 
直到老师问另外一组中演大灰狼的小伙伴,“为什么你要吃小红帽/为什么狼要吃人”的时候,我才突然惊觉。从一开始我就在做的事情,是“扮演”,不是“表演”。我在扮演一个带领者,一个严格的小丑老师。
 
在我还没有办法和真实的自己互通前,我的所作所为都不是真情实感的。表演不是演出来的。之所以让人动容,因为那是真实。
 
图片
 
表演艺术有不同的形式、体系和流派。演员也区分为本色演员、性格演员和类型演员。但不管是体验派和表现派,是演小丑剧的类型演员还是演通俗剧的性格演员,我们的表演中都需要有真实在运作。
 
角色不是用来相信的,在表演的时候,我们是作为角色活着。所以,直到演出完结,我都没有拆下自己的小丑鼻子。
 
图片
 
在逐步适应中,我开始慢慢把现实世界的东西扔掉,进入小丑状态。像断舍离工作坊里发现的那样,进入自己的心灵深处后,我看到那个“小丑我”是个停不下来的好奇宝宝。
 
很多话很多动症,到处逛逛摸摸,毫无理由地去戳戳别人的鼻子,又不敢跟人打架。当理智回来意识到自己的小丑鼻子,就秒速告诉自己“我现在是小丑噢!”
 
再下一秒看见其他小丑,又开始继续玩。
 
图片
 
我带着小丑的状态去看其他剧目小伙伴的表演,结果就变成跟小孩子一样。
 
先被即兴舞剧里的情感打动到“呜呜呜”哭,然后又被暗黑舞踏一群丧尸吓到头皮发麻、瑟瑟发抖,在座位上缩成一团小小声呜哇鬼叫。u1s1…简直童年阴影再现…
 
图片
 
虽然真的看不懂什么意义,但是我懂得面前的情绪,也懂得了自己。
 
终于到了我们这一整班小丑上场,没想两秒就拿着自己的魔法棒冲出去了。能跟大家见面一起玩真的好开心呀!
 
图片
 
演出结束,还没从小丑的状态出来,但是理智已经有点想哭。带着一点委屈和一点欣喜。
 
原来不完美也可以被人喜爱。原来做自己也会给世界带来欢乐。就算会犯错,会翻车,不漂亮,还很奇怪。但是没关系,我在做自己。所以可以一直走下去。
 
图片
 
老师说的话里,最打动我的是下面这段:
我在表演小丑戏的时候,一定会首先和观众 say hello。如果还没有人回应我,我会大声再说一下,直到全场大部分观众都一起和我 say hello,我才会开始正式演出。
 
和观众的互动是小丑的能量来源。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作为群居生物,我们需要交换能量,需要建立关系。
 
然而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大人,会对这个反馈有很高的预期,在一次两次努力后就放弃主动抛出能量,或者是不管关系存在与否就开始演出。流动什么的,很快就被放弃了,最终都变成自说自话的人。
 
图片
 
但是,我们其实不是大人呀!
 
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Peter Pan。ta一直在跟我们说,对自己好奇,对世界好奇。不要放弃一次次抛出快乐能量。失败了,就再来一次。下一次又有新的可能。
 
图片
 
以上是可贞的分享。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随着长大我们渐渐把他忘记在了角落,逐渐忘记了他也会痛,也会笑。
 
艺术表达让我们看见了那个小孩,并轻轻地抱抱他,对他说一句“好久不见”。
 
 
最后

 

YES GO行动第十一期招募已经开始,如果你想认识更多像飞仔这样的伙伴,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详情。

 

图片